星巴克变身共享办公室,跨界新招能否赢得市场青睐?
- 来源
- 上海咖啡机租赁公司
- 时间
- 2024-06-03
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竞争压力,尝试共享办公新模式,凭借市场需求、品牌优势和较低的运营成本,有望在新领域取得成功。
星巴克在上海来福士广场开启了一家共享空间概念店,店内设有不同规模的办公区域,包括大厅、单人半封闭空间、四人和八人会议室,每个区域都配备了台灯和充电插座。四人会议室按小时收费,价格为50元,而八人会议室则配备了电视屏幕,方便投屏使用,同时采取了隔音措施以保护隐私。
跨界新招能否赢得市场青睐?
星巴克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,凭借其独特的“空间化”定位,迅速成为线下咖啡市场的领军品牌。20年间,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5300家,成为一二线城市的高端象征。然而,随着瑞幸等新兴品牌的崛起,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开始放缓,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7%,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%。
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星巴克开始探索“共享办公”这一新领域。尽管共享办公行业目前面临诸多挑战,如需求下滑、运营成本高昂等,星巴克仍有机会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。原因有三:
1. 市场需求
共享办公模式受到越来越多职业白领和年轻群体的青睐,星巴克作为“第三空间”的代表,具有天然的空间和社交优势。
2. 品牌优势
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教育成果,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。
3. 运营成本
与Wework等共享办公公司不同,星巴克无需承担重资产运营的风险,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多精细化消费模式。
虽然星巴克的共享办公新模式能否成功尚需市场检验,但其创新尝试无疑为品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标签:星巴克,共享办公,市场需求,品牌优势,运营成本